民航资源网2014年5月26日消息:目前,我国民航快速发展的态势仍在稳步推进,飞机数量与航班运行量正在日益增多,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如何充分借助和依托科技管理优势,创新生产管理模式,提高产能利用率,实现飞机大修工作安全、效率、品质的全面提升是一个必须思考和践行的问题。
在以前,定检维修部门采用的是单线工作流程,但随着业务量的提升,传统的维修模式已无法满足多架飞机同时进行不同维修工作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人力资源利用率低、航耗材后勤保障能力弱、维修工期长等问题。传统的飞机大修维修模式,采用的是一线维修人员、生产技术管理、质量维修控制、后勤供应保障完全割裂开来的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经常会因为工作流程和程序的关系,出现信息传达不及时、资信情况不对称、部门内部壁垒而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和工期拖延等问题,而要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就要首先从集中管控和工艺流程上下功夫。
为此,基地首先从原来的技术部门、生产管理控制部门和航材、设备供应部门中抽调人员,让这些不同部门人员合署办公,成立HMC机库维修中心,各相关部门的人员就可随时沟通协调工艺流程问题,管理工程师就可以将任务即时委派给各项目分管人员,而分管人员之间也可以就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协调与控制,大大减少了因为行政管理因素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和部门壁垒问题,有效提高了现场维修工作的执行效率。
而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最为明显的要算是航材与耗材的供应及时性的提升。以前,当定检维修的具体单位接到维修任务后,只是按照工作单卡上标注的航材和耗材号去生产支援部门领用,支援部门则是按照领料单和派工单被动的开展后勤保障工作,并没有有效的沟通与反馈。这就容易出现航材或耗材储备与实际需要脱节的问题,临到定检实施的时候才发现某项航材或耗材库存不足,需要紧急订购,不但浪费资金,更影响维修效率。而实行HMC模式之后,生产支援部门会在第一时间了解一项工作中所需要的所有航材与耗材数量,与自己的库存进行比对,发现不足就会提前进行采购与储备,从而有效提高保障供应水平,减少了因后勤保障问题而造成的窝工现象。
另外一项明显的进步则在于飞机的生产管控效率获得了大大的提升,由于大家合署办公,减少了程序转接过程,管控人员就可以进行一站式管控,让飞机的技术控制,生产控制和具体维修工程师能够在第一时间相互响应,有效解决了传统管理方式上因管理流程而造成的拖延和管理信息不对称问题。
西安维修基地定检维修分部,原本的行政机构为部门下辖机电、电子、探伤、结构和客舱五个车间,是以传统维修模式形成的对应飞机部位的车间生产模式。只适应以前单线飞机维修的模式。而为了能够同时开展多架飞机多线维修模式,定检维修分部大胆创新,在原有的车间基础上,模拟组织了三个以机电系统维修和电子系统维修为框架的生产线式模拟维修车间。每个模拟车间其实就是一条能够应对不同维修任务和机型进行模块化、流水线化维修的生产线。由一名部领导分管,一名原机电和电子车间干部进行负责,按照业务职责统一、运行模式统一、考核方式统一的原则实施管理和承担维修工作。从而有效打破原有的条块划分,更加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减少行政模块对业务运行的壁垒。
在这种模式下,每个维修员工都根据自己的专业,在不同等级不同机型的大修工作中,确定了自己的维修工作项目和类别,并按照维修手册和工作单卡对工序流程和步骤、时序进行合理安排,同时让每一个维修单项动作都程序化、细节化、标准化,让维修速度、统筹计划时序、维修质量都获得了显著提升。并有效减少了人员因为等待前一道工序而产生的窝工问题,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除了生产模式的变化之外,为了提高整个生产线的流程控制能力和总体维修质量,他们还实行了全新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形成了以HMC为核心的包括生产模块、技术模块、航材耗材保障、维修车间在内的四大维修模块,以保证每一个细节都能获得监控与管理。对于多线定检,为了保证维修质量,形成了以维修合同为主线的定检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每条生产线都有固定的人员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大家的流程与工序实现了熟练的技术配合。整个工作也开始形成大型流水线式的工艺流程节点运行模式,项目经理则可以对工作的时间顺序进行控制固化,使整体的定检维修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生产线的运营过程中,基地HMC还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工作时序快速编排,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开始的细节模块化划分设计,HMC将生产任务根据完成的构型归类,分成小包,先期实现节点派工,并逐步细化,减小包的内容,精确组合,逐步缩减到按天、按部位组包;同时有收集相关的人员能力、技术资源数据,逐步和程序接轨,经过不断的工作流程磨合和实践实验,基地HMC所属的计算机辅助时序快速编排程序的运算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也越来越符合工艺流程的控制效果,让派工打包能力和流程时序控制的效果越来越好。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从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和变革,从工作流程上实现成本控制并杜绝资源浪费,依靠新兴IT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控制,是东航西安维修基地定检维修分部的多线生产控制管理之所以取得初步成功的根源所在,新的思路提升了维修品质和生产效率,而在全新的市场化大潮之下,未来东航西安维修基地定检维修分部还将继续从细节入手,从新管理模式入手,深挖潜力,有效提升整体的维修能力和效率,向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稳步迈进。
网易新闻
和盈中KOne APS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http://www.koneaps.com,计划排程专家400-0592-07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