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盈中软件科技 KOne APS

关注KOne APS新浪微博
在线咨询排程软件

产品特色1

产品特色2

申请在线试用

免费电话咨询

 

 

 

当前所在位置: 行业资讯

APS计划排程中的批量问题

更新时间:2014-06-04    上一篇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按订单生产的企业(MTO)往往是按固定的批量投产进行生产,所以在生产计划的制定时批量的确定很重要,有些企业的订单要求的数量与生产批量比较吻合,这种企业生产比较稳定,订单要求的数量就是生产计划的批量,但是有些企业订单的数量或大或小,与日常生产最常用的批量相差很大,比如有些订单要求产品的数量为100,有些订单的数量为1000,如果都按订单的产品数量作为生产批量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那么数量为1000的任务将会长时间占用资源而造成生产计划极不平衡,降低生产效率。那么,批量如何确定呢?在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时引进了苏联时期的“经济批量”的概念,即产品各有一个经济批量,按这个批量投入时最“经济”,即生产效率最高,最能满足交货要求,很明显,“经济批量”是特定企业的经验数据,不能适应现代MTO企业的快速响应客户订单、承诺交期的竞争环境。当今MTO企业常用的办法是区分商业订单与制造订单,建立商业订单与制造订单的关系进行管理,这是订单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将商业订单的分拆与合并,构造出与之相对应、批量合适的制造订单,如将数量为100的商业订单两个合为一个制造订单,将产品数量为1000的商业订单拆分为5个制造订单,这样,所有制造订单的数量都是200,这个200是由生产现实决定的,企业认为生产批量为200的产品最优,这或多或少有些经济批量的思想。更进一步通过智能决策技术,考虑每次计划时商业订单数量及交货期情况的同时,考虑产能进行生产能力平衡,得到商业订单的具体拆分与合并方案,进而得到制造订单的具体批量。


上面讲了批量的问题,主要是通过订单管理来建立制造订单的批量,这里要讲的是APS对批量自动进行转运的问题。


许多企业的生产设备或工艺要求对生产的产品有批量转运的要求,如一批任务共50件在某台设备上加工,当这道工序加工完10件后就需转运到下一道工序而不必等待所有50件加工完再转运,这对APS排程就提出了必需的适应性要求,通过设置在任意工序转运的阀值,当工序加工的数量达到阀值时,就提前转运到下一道工序,直到合并的工序为止。如“男西服长袖”的工艺流程为:男西服裁剪—》男西服缝制—》男西服后整理,一个订单“男西服长袖01”的数量为200,设置工序“男西服裁剪”的拆分阀值为(即转移批量)为50(即裁剪好50件后就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男西服缝制”),再设置工序“男西服缝制” 的拆分阀值为(即转移批量)为100(即缝制好100件后就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男西服后整理”),从甘特图可以看出,排程引擎将“男西服裁剪”拆分成4项任务,每项数量分别为50,将“男西服缝制”拆分成2项任务,每项数量分别为100,“男西服裁剪”完成前两项任务共(50~100)后“男西服缝制”开始第一项(数量为100)的任务,“男西服裁剪”完成后两项任务共(100~200)后“男西服缝制”开始第一项(数量为100)的任务!如果还需定义“男西服后整理”等其它工序的转移批量,均可通过批量转运的功能实现


推荐阅读:
KOne APS生产排程符合现代化生产方式发展趋势
BOM在APS生产排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企业实施APS排产软件时的关键环节
KOne APS高级计划排程引入JIT精益生产思想
KOne APS的排程方案评估帮助工厂实现排产最优化